长沙火车站,曾经是全国第二大的火车站,但是2010左右后,长沙站没有赶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了长沙衰退最严重的区域。
有些站台周边的店铺都租不出,客流量更是少,那么这里会成为被抛弃的市区吗?
长沙火车站的历史能够说是悠久,它见证了晚清政府的灭亡,看到了中国人民探索出路的辛酸旅程,更见到了新中国的成立。
晚清政府当时想修建粤汉铁路,也就是广州到湖北武昌的铁路,这条铁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但是还是不改变其本质是帝国主义压迫的产物。
当年,省城长沙学生、商人和士绅集会,掀起收回粤汉铁路权利运动的高潮,路权收回后,湘、粤、鄂三省商议“各筹各款,各修各路”。
为了统一管理后面还成立了公司,在各方的权衡扯皮下,在1908年12月,终于在长株铁路在古城长沙北门外破土动工,这项工程时间还是算比较快的,按照当时来讲,只有两年,全长55公里。
有新河、长沙东、大圫铺、易家湾、株洲五站,并与在此前已通车的株萍铁路接轨。
虽然是压迫下的产物,并且有段路程还因为资金去找别国贷款了,还记得,张之洞在去世前都还惦记着这段铁路。
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属于二等站,业务比较有限,只有办理客、货运的功能,运力也有限,仅有3股道,候车室的地方也不大160平方米,只能容纳100多名旅客候车。
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焦土抗战,车站付之一炬,此次“作战”,放火焚烧长沙,大火烧了3天3夜,烧毁了长沙城,烧死居民20000余人,财产损失无数。
在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才又有了生机,1965年,在长沙政府逐年的改造下,小吴门火车站的候车室就扩大到了4000多平方米,与之前的160平方米形成了天壤之别。
但是小吴门火车站的地位很尴尬,老京广铁路穿城而过,与它形成包围圈,严重制约城区扩张,消防车通行都是一个问题。
到了七十年代的时候,湖南省的铁道部就多次建议将小吴门火车站迁移,重新建站。
1974年起,新长沙站建设才开始筹备工作,因为1974年的时候同志大力强调发展国民经济,要充分的发挥铁路“大动脉”的巨大作用,搁置多年的长沙站新建计划才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
火车站最后落成实在1977年7月1日,中国诞生56周年之日,长沙站在庆贺声中正式建成通车。
这里也创造了全民共建奇迹,全市40万人次义务劳动,运输物资30万吨,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可容6000人候车。
与当时的火车货运北站相区分,人们称其为长沙东站,是京广线人,大厅两侧分设快、慢车候车室,各候车室均有供旅客盥洗、饮水、取暖等设施。
前坪是长沙公交车停靠最多的地方之一,对面的长株潭汽车站可以到达附近城市,民航大酒店有直达机场的大巴。
也因此,南来北往的客流聚集在此,他们的中转和驻留给附近的餐饮业带来了巨大的红利。
旁边还有金苹果大市场能够完全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周围的电脑城是无数大学生向往的胜地,三湘和南湖市场极大丰富了生活配套服务,友谊阿波罗商场则满足高层次的生活需求。
时光赋予它的不只是厚重还有陈旧,站前广场因地铁施工长期被占用,仅剩狭窄通道,旅客拥挤不堪。
候车室规模小、无商务候车区,售票厅单一且偏远,自助取票机分散不便等等现象。
中转站的暮云火车站始建于1937年,从这里呼啸而过的第一列火车是蒸汽机车,2016年6月30日火车站正式关停,它已经服役时间已经长达79年。
那时候长沙往株洲、湘潭可实现直达,而株洲与湘潭两地间需要在暮云站进行换乘。
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了,长沙南站承接80%高铁客流,普铁长沙站日均客流量锐减。
长沙南站管辖的湖南18个高铁站累计发送旅客 1065万人次,同比增幅达 14.8%,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暮云站进行了改建,在改建后这座两层楼高的建筑又有了名字,四个大字“暮云车站”竖在了楼顶上,并且把破损的外墙和玻璃全部修缮、更换。
并且整个建筑的外墙重新粉刷成了米白色,将车站的空地重新进行了硬化,并在周边进行绿化,还建了一面文化墙,介绍这个车站的“前世今生”。
规整严肃的建筑、巨幅的宣传油画、手写的时刻表和运行图……满满八十年代初期的风格,氛围感十足。
前来拍照的摄影爱好者李理斯说:“老火车站虽已破旧,却能感受当时的人声鼎沸,不时呼啸而过的火车,总不免激起一点城市的岁月涟漪。”
南北两侧售票厅和邮政大楼立面已粉刷一新,周边地面铺上了新砖,南侧社会停车场改造完成。
据长沙火车站西广场提质改造项目负责的人介绍,此次改造分步行广场区、中心广场区、北侧公交广场区以及南侧社会停车区4个功能区进行。
设计是以西广场为重点,对西广场约3.4万平方米、火车站房南侧广场约1.27万平方米及周边建筑进行提质。
此外,东广场约5万平方米范围、车站路人民路至八一路段也一起进行提质改造。
步行广场区的地面重新装了一遍,新的地砖展示出了新的气象,很重要的中心广场的火炬塔也是重新冲洗刷漆,看起来更的“红焰”。
改建是全方面的,在北侧的公交广场,车站重新设计了这块区域,进行了人车分流,乘客换乘更加方便。
未来,火车站广场将采用导视系统、智慧公交站、全场无线WIFI,并实现广场亮化、地下管网改造、排水系统优化等功能提升。
对于很多老长沙人来说,这是记忆里熟悉的一道风景线,这里计划打造成长沙下一个“网红”打卡点。
对于基础职能,载客方面,长株潭城际铁路与长沙地铁实现票制互通,“一码换乘”提升效率。
并且其实在2007年11月,长沙还开始建立了长沙南站,2009年12月26日,长沙南站随武广高速铁路真正开始运营 。
去年春运,长沙火车站预计发送旅客262万人,日均发送旅客6.6 万人,同比增加66.1万人,增幅33.7%,客流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11万人。
联动高铁,在这个端午假期,据了解,今年端午假期铁路客流主要以短途探亲、旅游、商务等为主,热门候补区段为广深之间,以及广深至潮汕、清远、阳江等地间。
端午假期,内地和香港居民往来频繁,探亲访友、旅游购物需求旺盛,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双向火爆。
数据预测,假日期间跨境旅客发送量将达到52万人次,同比增幅19.7%。为迎接这一大客流,广铁集团通过动车组重联方式精准增加广深港高铁运力,日均重联动车组列车34列。
所以长沙火车站能够说是一代人的记忆,时代的象征,在文化和运输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火车站商圈死亡是必然的,以前就是现场买票,然后等车,等个一两天都正常,现在去那里手机购票,准点赶车,怱忽而过,再加上火车站商圈名声很臭,普通人边也不想沾[机智][机智][机智][机智][机智]
长沙火车站的衰退正是印证了国家大发展的新趋势太强大了!我们百姓也乐见它衰落,回想三四十年前长沙火车站候车,太难太苦了!周边小店也太宰人了,现在长沙高铁南站进出太高效太舒服了!一衰一兴,印证了时代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