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澎湃,湖南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行。为营造浓厚的大抓落实的氛围,即日起,省政府门户网站联合湖南日报推出《大抓落实看湖南》系列报道,聚焦2024年度省政府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综合督查中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讲述三湘儿女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大抓落实的生动故事,助力全省推进“十个统筹”、实施“七大攻坚”,开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敬请关注。
计量,作为一大新兴起的产业,在三湘大地蒸蒸日上。在衡阳,2024年2月,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项目启动,成为湖南省十三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并被纳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湖南省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序列。
今年1月,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项目,还入选“2024年度省政府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70项典型经验做法”。衡阳正以“小计量”撬动大产业,打造中部地区高水平发展的“度量衡”新范式。
衡阳因位于衡山之南而得名,历史上又称为“衡州”。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衡山居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即如衡器一样可称量天地的重量,能“铨德钧物”。
如果说历史渊源是“软实力”,作为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衡阳坚实的工业基础,则是其发展计量产业的“硬实力”。
“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衡阳拥有37个,是全省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市州之一,具备发展计量衡器产业供应链、配套链的坚实基础。”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旷诗秦说。
据介绍,衡阳钟表厂、仪表厂、地磅厂等公司制作的称重设备,一度大范围的应用于我国的工业、农业、商业、科研、医疗卫生等领域。当年,衡阳生产的“芙蓉”牌、“南岳”牌手表,深受顾客青睐,许多人都以能拥有一只衡阳手表为荣。
去年旅发大会期间,衡阳钟表产业大放异彩。“船山时间谷”共签约企业142家,预计今年可生产手表约1亿只。
近年来,衡阳市还涌现出镭目科技、北方光电、率为科技等一批计量衡器标志性企业。
产业园核心区位于石鼓区,首开区盘活天雁机械老厂区,项目一期规划建设3800亩、二期规划建设5000亩,另有“船山时间谷”、衡山科学城两个产业基地。产业园不设管委会,由新组建的市属国有企业承担园区建设及运营。
产业园采用“企业+联盟”的方式,围绕“测量、计量、检验、检测”四大领域开展招商和产业导入。目前,产业园已签约企业13家,其中大连金马衡器、莱拓福生物科学技术、衡阳市码尚信息科技等5家企业率先入驻。
目前,园区正与全球三坐标测量仪器巨头海克斯康洽谈。双方计划落地新能源汽车电池电芯检验测试的项目,拟引入高端计量型CT装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在衡高校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等,相继开设计量检测有关专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力量。衡阳还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机构、高校合作,推动一批智能检测机器人、高端质谱仪、能源化工领域气体传感器等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去年,衡阳市智能衡器计量产业总产值过百亿元,成为衡阳又一百亿级‘增长极’。”旷诗秦自豪地表示,除了紧锣密鼓推进建设,产业园还在积极申办各项交流活动,“近期园区与中国计量协会签署了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合作备忘录,期望借会展经济之力,为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